一、乔达摩悉达多生日?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生日是公元前566年四月初八。
二、悉达多乔达摩生日?
释迦牟尼(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前565年4月8日诞生于古代印度迎毗罗国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释迦牟尼幼年时惯于沉思,对人生的生、老、病、死痛苦极为同情,于是他研究解脱的方法。也就是现在的农历4月初八
三、乔达摩悉达多母亲?
乔达摩悉达多的母亲名叫摩诃摩耶。
摩诃摩耶除了贤良淑德之外,她的爱心更是普及所有众生——包括人、动物和植物。
当时的习俗是女性要回娘家生产婴儿的。因摩诃摩耶的家乡在拘利,她便起程前往拘利的都城罗摩村。途中,她在蓝毗尼园花园停下来休憩。这里的园林长着茂密的花丛,四处鸟语花香。
孔雀神气地在晨光里展示它尾巴的风采。当王后正为一棵花儿盛开的无忧树着迷而朝它走近时,她突然觉得脚步有点儿不稳。她立即伸手去抓住无忧树上的一根树枝以作支持。就在这时,摩诃摩耶王后产下了一个祥光四射的婴孩。
四、乔达摩悉达多是阿育王吗?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统治了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生活在公元前303年至公元前232年。
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成佛说法。
乔达摩悉达多不是阿育王。
五、乔达摩悉达多姓什么?
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尼泊尔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23-前543年。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门。
为了达到解脱人生之苦的目的,悉达多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7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牛身边,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六、乔达摩悉达多是人还是神?
是人,乔达摩是真实历史上的人
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在金庸小说里只是被提及而未出场像《独孤求败》一样都是极其神秘而有传奇的色彩。
七、乔达摩悉达多活了多少岁?
据记载,达摩最少活了150岁,于公元53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但关于他的死因却众说纷纭,有说达摩曾被人六次下毒而死,又有说达摩“只履西归”,去往西天极乐世界修得佛身。达摩圆寂后,梁武帝萧衍亲自为他树碑立传。
八、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什么?
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伽耶(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时年35(一说30)岁。
九、乔达摩悉达多什么时候死的?
佛教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大家注意他的出生年月是公元前56 6年,到公元前486年圆寂。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王子,他的父亲叫净饭王,实际印度语原意是纯净的大米,中国人把大米叫饭,所以翻译为净饭王。他所在的这个小国叫迦毗罗卫国,那个时候印度没有统一,分为无数小邦国,他所在的这个小邦国处在今天尼泊尔附近。他的母亲叫摩耶夫人,生出悉达多之后仅七天就去世了,我们今天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她死于产褥热。因此后来在佛教上就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摩耶之幕。
十、冥想 曼陀罗
冥想是一种古老而深奥的修行方法,它具有独特的效益和魅力。冥想源于东方哲学和宗教的传统,如佛教和印度教,而如今已经在西方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冥想的定义和意义
冥想,指的是通过训练个人的意识和注意力,达到安静思维、舒展身心的一种状态。冥想有助于我们放松身体,宁静心灵,避开外界的喧嚣和压力,进入一个平静的内在世界。它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
曼陀罗冥想
曼陀罗是印度教和佛教中常见的一个符号,它是一个由各种几何形状组成的图案,象征着宇宙和人类的完美和和谐。曼陀罗冥想是一种特殊的冥想技巧,它通过注视和思考曼陀罗图案,引导我们进入深层的冥想状态。
曼陀罗冥想的过程是相对简单的。首先,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并保持舒展的姿势。然后,将目光集中在曼陀罗图案的中心,缓慢而深入地呼吸。在注视图案的同时,尝试清空思绪,专注于图案的形状和细节。当思维不断涌现时,不要强行抑制,而是观察它们并让它们自然消散。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进入更深层次的冥想状态。
曼陀罗冥想的益处
曼陀罗冥想有许多益处,它对身体、心理和情绪都有积极的影响。
身体益处
曼陀罗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缓解压力和焦虑。它有助于调节呼吸和心率,降低血压,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冥想对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
心理益处
曼陀罗冥想可以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它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心理健康和稳定情绪。冥想还可以增强创造力和直觉力,提升个人意识和自我成长。
情绪益处
曼陀罗冥想有助于平衡情绪,并提高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悲伤,增强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冥想还能培养关爱他人、发展友善和谦逊的品质。
曼陀罗冥想的注意事项
虽然曼陀罗冥想对身心有益,但在实践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开嘈杂和干扰。
- 正确的姿势:保持舒展的姿势,如坐在垫子上或椅子上,保持脊柱挺直。
- 逐渐延长时间:刚开始时,每天只需几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
- 坚持和耐心:冥想需要持久的坚持和耐心,不要期待立即看到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繁忙和压力所困扰,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缓解情绪和恢复内心的平静。曼陀罗冥想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连接自己,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探索更深层次的自我,提升身心健康,并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喜悦和意义。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曼陀罗冥想,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来体验它带来的益处,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更多冥想文章](e.com/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