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口食品标签可以没有营养成分表吗?
按照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普通进口食品,无需标注营养成分,而对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及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应当标识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
二、各种食品标签里的「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可信度有多高?
我就昨天,看到家里人买的两样零食,一个是饼干,一个是鸡爪鸡翅,前者是给孩子们吃的,后者是老婆吃的。
出于职业习惯,我第一反应是看标签。
这一看不要紧,把我给气乐了,低级错误啊!大家看我圈出来的部分。
低级错误啊!热量单位写成了千克。
当然后面写成了KJ,应该是千焦。但是这是饼干啊,配料表里面红糖、植物油、酥油、芝麻什么的那么多,你告诉我每100克只有900多千焦(换算一下也就200多千卡)?比馒头还低?
再看这个:
鸡爪鸡翅的标签问题出在:不管是鸡爪、鸡翅、鸡腿,标签用的是同一个。
鸡腿和鸡爪差别那么大,标签能一样吗?热量蛋白质含量什么的,能一样吗?
虽然我们有相关的预包装食物营养标签的管理办法,但是实际执行层面,非常的不严格。--估计以后会更严格吧,就像对保健功效的审查一样。
有人说这个是三无产品,小厂出产的,其实大厂也差不多。法律允许的错误率就高达20%--就好比限速100,你只要不高于120就没问题。实际上我们都知道,20%可以,30%也是可以解释的。
甚至有些加工冷冻食物的热量比实际值低了70%[1]
那些速冻水饺、包子等,热量严重低估了。尤其是一款知名的油大的水饺,热量真的特别高。
所以说,我们怎么看食物标签?
首先就定性的看就可以了,不要定量,不要定量,不要定量!
可丁可卯的按标签算热量,算运动消耗,再算BMR基础代谢,然后加加减减得出减肥的计划,然后期待减肥成功--镜花水月!
这些计算没一个准的!运动和BMR我这次就不说了,单说食物。
前面说了,食物标签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都有20%的误差了,更别说那些XJB写的标签了。
即便是“准”的那部分,也不见得真的准。热量是按燃烧率算出来的,但是“消化率”、“吸收率”不一样啊。
烹饪方式不一样,人的消化系统也有差别,这些都没算进去。
所以千万别定量的算,累不说,还没效果,关键还给自己负反馈:我都吃这么少的热量了,怎么还瘦不下来呢?--怀疑,沮丧,放弃。
看标签不定量,那定性怎么看呢?
看配料表。配料表的顺序是按添加物的比例来的,越多的越靠前。这个可信度还不错。
凡是游离糖(白砂糖、果葡糖浆、玉米糖浆之类的)靠前的,油脂(棕榈油、植物油等)靠前的,有反式脂肪的,钠超标的,都不是好食物,最好不要选。
还有就是它的标签上热量本来就很高了,也就不要选了。
最后一点:怎么吃减肥?要在大的原则上自己进行微调。
大的原则就三条:
吃的多种多样;多吃蔬菜全谷物;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加工食物;
看我这篇文章:
吃行合一:健康饮食的三大原则在三大原则基础上,根据自己身体变化的进度(体重、体脂率、腰围等)来调整。
因为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喝水的量,食物搭配,食物是不是新鲜,都有影响。甚至用筷子还是用勺子,对身体都有很大的影响--用筷子血糖上升更慢。
当食物被简化成营养标签上面的数字的时候,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被忽略了。
我是吃行合一,祝你健康自由!
三、如何利用标签选购食品?重点关注食品标签的哪些内容?
利用标签选购食品的十大必看内容
一看产品类型/产品名称
有的食品披着皇帝的嫁衣,实际则是平民的水平。
比如市面上的奶粉,有产品类型为乳粉【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有的则为调制乳粉【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
以牛乳生产的乳粉和以牛乳加工品生产的调制乳粉之间的差距......
二看配料
同样是奶粉,有的主配料为牛乳,有的主配料为牛肉粉。
一字之差,品质相差千里
三看保质期
鲜牛奶和纯牛奶保质期相差极大,若不高温灭菌,纯牛奶的保质期也达到不到那么长。
而高温灭菌会破坏许多不耐高温的营养成分。
当然,并非说保质期短的就一定健康。
四看生产日期
相信,没有人愿意买生产了许久的食品吧,虽然该食品还在保质期内。
食品虽有保质期,但是,在保质期内,食品品质其实是在发生变化的,只不过是到了保质期,该食品的品质才不能接受。
因此,对于大多数食品,生产日期越新越好,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酱酒。
五看生产商
虽然大公司做的产品不一定安全放心,但一定比小微公司的产品更加令人放心。
委托加工的食品,则看被委托商。
六看营养成分
需要什么样营养成分的食品,就参照营养成分购买什么样的食品。
七看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与产品类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多高大上的食品,执行标准会一步步破开其本质。
八看保质期
相信没有人愿意,今天买回去的食品,明天就因为存储不当而变质了吧。
九看注意事项
当然,有的食品没有标示注意事项,若有的话,一定要仔细看,比如少儿不宜的食品,一定不能给少儿食用。
十看过敏原
有过敏反应的伙伴,一定要仔细看过敏原提示,或者看配料。
四、食品包装背后的秘密:解读营养成分标签与食品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购买各种食品,但是对于食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标签和食品安全信息,却鲜有人去深入了解。事实上,这些信息对于我们选购健康安全的食品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食品包装背后的秘密,帮助您更好地识别和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
营养成分标签的重要性
营养成分标签是食品包装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消费者提供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信息,包括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关键营养素的含量。这些信息对于我们选购健康食品、控制饮食结构、预防疾病等都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关键,可以帮助他们合理控制血糖。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钠含量的掌握则至关重要,可以指导他们选择低钠食品。因此,仔细阅读营养成分标签,对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性
食品包装背面还包含了一些食品安全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厂家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避免食用已过保质期或者储存不当的食品,从而预防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
此外,食品包装背面还会标注一些食品添加剂信息,如防腐剂、着色剂等。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也是我们评判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添加剂含量较少的食品,以降低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如何正确阅读食品包装背面信息
要想充分利用食品包装背面的信息,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 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热量、营养素含量,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 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新鲜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产品。
- 检查食品添加剂信息,尽量选择添加剂含量较少的产品。
- 了解贮存条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保存食品,保证食品安全。
- 留意生产厂家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
通过对食品包装背面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解读,我们就能够更加科学、健康地选购食品,维护自身的饮食安全。希望本文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购物愉快,身体健康!
五、食品营养标签目的?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
六、食品销售标签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主要是指标签内容的豁免规定。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当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cm时,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除了强制标示外,还有推荐标示(可选择标示)。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规定,产品批号、食用方法和致敏物质等是推荐标示内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能量和营养成分占推荐摄人量或者适宣摄人量的质量百分比、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声称、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功能声称是可选择标示内容。
七、食品标签法?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此外,根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基本原则、标注内容和标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的标签。
引用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3432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质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容器
将食品完全或部分包装,以作为交货单元的任何包装形式,也包括包装纸。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八、食品标签通则?
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原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充分考虑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九、冷冻食品品类标签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是指用于标识冷冻食品的分类、原材料、产地等信息的标签。在现代食品行业中,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冷冻食品是指通过低温冷冻处理而得到的食品,具有保鲜性好、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食品,冷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和标识,以保证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作用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供信息:冷冻食品品类标签可以告知消费者食品的分类、原材料、产地等基本信息,协助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
- 保证安全:冷冻食品品类标签可以说明食品的贮存条件和保质期,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安全性。
- 保障权益:冷冻食品品类标签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了解食品的有效期、生产日期等信息。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内容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冷冻食品进行分类,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 产品名称:标明冷冻食品的名称,如冷冻鸡翅膀、冷冻蔬菜等。
- 原材料:列出冷冻食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主料和配料。
- 产地:说明冷冻食品的生产地区。
- 保质期:标示冷冻食品的保质期限。
- 储存条件:指明冷冻食品的储存温度和储存方式,如需保持冷冻状态或解冻后存放。
- 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使用冷冻食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解冻方法和烹饪建议等。
如何阅读冷冻食品品类标签
阅读冷冻食品品类标签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了解标签上的信息,才能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首先,消费者应该仔细查看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所有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原材料、产地、保质期、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等。特别要注意标签上的保质期,确保食品没有过期。
其次,消费者可以关注冷冻食品的原材料,了解食品是否含有过敏原、添加剂等成分。如果对某些成分过敏或有特殊要求,可以通过阅读品类标签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最后,消费者在阅读冷冻食品品类标签时,要注意标签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购买冷冻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确保品质和安全。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冷冻食品品类标签也将不断发展创新。
未来,冷冻食品品类标签可能会加入更多的信息,比如营养成分表和成分分析等,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冷冻食品品类标签上的二维码获取更详细的产品信息,如生产过程、检测报告等,提高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信任度。
结语
冷冻食品品类标签是冷冻食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费者购买冷冻食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消费者在购买冷冻食品时,应该仔细阅读品类标签上的信息,并注意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关键信息,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冷冻食品行业应该不断创新,加强对品类标签的监管,提供更丰富、真实、准确的信息,以满足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关于冷冻食品品类标签的博客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冷冻食品的标签非常重要,它提供了有关冷冻食品分类、原材料、产地等基本信息,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阅读这些标签,并关注冷冻食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十、进口食品中文标签规定?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的有关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标签才能上架,同时必须随商品携带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
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