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鳅的营养价值?
1、刺鳅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含量均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较佳的食用口感和较好的营养价值。
2、刺鳅科,刺鳅属。俗称:倒鳅,钢鳅,刀鳅,石锥。英文名:Spiny eel 。 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
3、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
4、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
二、沙鳅的优缺点?
优点:
沙鳅鱼主要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沙鳅鱼肉属于瘦肉型,100克鱼肉所含脂肪不足2克,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维生素A、D、E,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较丰富。
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具美丽的斑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观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市场价格达到400~500元/千克,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缺点:耐寒性差。
三、椒盐沙鳅的做法?
主料 泥鳅 400克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椒盐 适量 鸡蛋 适量 中筋面粉 适量 生粉 适量 鸡精 适量
步骤
1.把泥鳅剖腹洗净,并搓掉光面那一层滑的东西
2.碗里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生粉
3.再加入面粉和鸡蛋、盐适量
4.加入适量的清水拌成面糊
5.把泥鳅放进去,让泥鳅上裹上面糊
6.然后起油锅,加入泥鳅
7.用中火来煮
8.一边金黄后翻个面继续煎
9.煎到两边金黄后取出,撒上椒盐即可
四、沙鳅适合的温度?
沙鳅喜溶氧量丰富的水质,最适温度为23-28℃。常活动觅食于水的底层,喜食动物性活饲料。性情温和,胆小怕人。
沙鳅因胆小、怕光、怕生、吃食不稳定等特性,亲鱼培养尤为困难。因此,皇冠沙鳅的亲鱼培育是决定人工繁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笔者观察发现,随着亲鱼培育时间的增加,雌鱼生长速度略快于雄鱼。
五、捕沙鳅的方法?
1冲水法
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2诱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3干塘法
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泥鳅就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还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泡于稻的沟、坑中,待油菜秆透出甜质香味,泥鳅闻而易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冲水捕捞: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食饵诱捕: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入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六、沙鳅鱼和刀鳅鱼的区别?
中华沙鳅为鳅科沙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 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属小型鱼类,体长9~18cm,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具美丽的斑纹
刀鳅鱼(即中华刺鳅)又称钢鳅、刀鳅、石锥,是一种淡水鱼,刀鳅鱼,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
七、沙鳅吃什么?
沙鳅它属肉食性鱼类,平常最爱吃水生昆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
中华沙鳅是鳅科沙鳅属的一种小型鱼类,体长9-18厘米,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末端不达肛门。
八、沙鳅怎么钓?
无钩钓:就是不用钩的钓法,专门钓沙鳅使用的,在山区的溪河流水中的石头下,常常有沙鳅活动。沙鳅在吞饵的时候是非常凶猛的,针对这个个性,人们采用无钩钓法把它钓上来。
钓竿。准备1m左右竹竿,尾节留下两条3~4cm的竹枝,呈八字形,其余部分砍掉。在八字的末端各系上一条长5cm的细绳;另备一只能浮水面的接鱼盆,盆中盛水,并放水草或树枝叶。
钓饵。溪河中的软体虫,吐茧常把几块小石块结在一起,虫在其中,虫体光滑、绿色、有小筷条粗,长3~4cm。抓起后,将虫去头,用小棍从其尾部向上顶,使其从里向外翻,是很好的钓饵。然后用钓竿八字尾端的细绳绑饵。如无此虫,就用蚯蚓代替。
九、沙鳅有毒吗?
沙鳅是没有毒的。
沙鳅是鳅科沙鳅属动物。其分布东至中国黑龙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沙鳅通身亮黄色,体长而侧扁,呈纺锤状,体被细鳞;头侧扁,吻尖,颊部有鳞或裸露,口较小,下位;腹面弧度较大;吻须3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各1对。其为淡水底层鱼类,适应性强,耐酸碱,耐寒,常在湖水面1m以下活动,夜间觅食。
十、海沙鳅做法?
沙鳅鱼500克,蒜苗250克,花椒适量,大葱适量,豆瓣酱适量,鸡精适量,料酒适量,大蒜适量,泡椒适量,泡姜适量
方法/步骤
1/6沙鳅鱼破肚,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后控水备用
2/6蒜苗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备用
3/6泡椒,泡姜切段,蒜头切碎,大葱斜切成段
4/6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烧至5成热时候,将沙鳅鱼倒入里面爆炸,后捞出控油备用
5/6锅里放入适量的油,将泡椒,泡姜,蒜头,大葱还有豆瓣酱放入里面煸炒出香味
6/6然后将炸好的沙鳅鱼,蒜苗放入里面煸炒,煸炒至熟后放入适量的盐,味精,料酒,即可出锅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