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脚气病?
小勇的妈妈很是烦恼,3个月的儿子昨晚开始就不知怎么了,突然出现夜晚哭闹的现象,早上又出现了呕吐,不肯喝奶的症状,她焦急的抱着宝宝赶紧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竟然是得了婴儿脚气病
小勇妈妈愣在一旁,脚气病?我家儿子才3个月大怎么会有脚癣呢?我自己也没有脚癣的毛病呀?这是从哪传染的呀?
其实婴儿脚气病很常见,但是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并与脚癣相提并论,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婴儿脚气病呢?为什么宝宝会得这种病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治疗这种疾病呢?
一、什么是婴儿脚气病
提到脚气病,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如果说到婴儿脚气病,家长们应该会比较疑惑 。其实,婴儿脚气病很常见,它主要是因为宝宝体内缺乏硫胺素(即维生素B1)所引起的,它也是一种营养性不良的疾病。
维生素B1是抗脚气病椅子,抗神经炎因子,是维生素中发现最早的一种。在公元前2697年,我国医书《内经》就对脚气病有过详细的论述,不过此种营养素,直到1911年Funk在伦敦的研究所提取到了胺的性质,并被命名为“生命胺”。1936年,美国化学家Williams用人工方法合成,至此,脚气病才得以有效的防治。
既然维生素B1被认为是“生命胺”,如此的重要,那缺乏它,得了婴儿脚气病,又会有怎样的危害呢?
二、婴儿脚气病的危害
婴儿脚气病,症状并不如成人那样引发脚癣,而是出现轻度的如腹泻、便秘、嗜睡,较重的有呕吐、厌食,甚至体温下降,血压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死亡
文|媛crystal
婴儿一般发病急,很突然,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急躁,哭闹不安,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婴儿脚气病的发生呢?
三、婴儿脚气病出现的原因
婴儿脚气病比较多的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幼儿,主要原因与喂养不当有关,当宝宝不能及时的从母乳或者辅食中得到维生素B1营养时,就会导致脚气病的发生。
以上,我们了解了婴儿脚气病发生的原因和年龄段,那么该如何给宝宝补充维生素B1?又该补充多少呢?
四、宝宝如何补充维生素B1
婴儿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体内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旺盛,所以 维生素B1的需求量也要高于成年人。
1)母乳喂养
对于小于6个月的宝宝,如果是用母乳喂养,那么乳母的膳食中就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
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乳母推荐摄入量,每天需要补充1.5毫克每天。
因为硫胺素被转运到乳汁的有效率只有50%,所以就要特别注意增加乳母维生素B1的供给。
其实,不仅是喂奶期需要多补充维生素B1,在怀孕期间,就需要注意补充。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孕早期推荐摄入量为每天需要补充1.2毫克,孕中期推荐摄入量为每天需要补充1.4毫克,孕晚期推荐摄入量为每天需要补充1.5毫克。
图片来自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2) 奶粉喂养
对于用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注意食用配方奶粉,这样才能保证补充到充足的维生素B1。
3)添加辅食后
当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时,就要注意多补充富含有维生素B1的辅食。
以上我们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如何给宝宝补充到维生素B1,那么,在孩子的喂养上,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食物,得到维生素B1这种营养物质呢
五 、膳食中的维生素B1
1 多食用
在谷物,特别是外胚层中,还有粗杂粮,葵花子仁、花生、豆制品、动物肝脏、乳制品、瘦肉、新鲜蔬果中都含有维生素B1。
1)乳母食物
比如乳母应该多食用以上这些食物,比如谷物,乳制品、动物肝脏、瘦肉、新鲜蔬果等。
2)孩子辅食
对于宝宝的辅食喂养上,可以选择米粉、肉泥、肝泥、蔬菜泥、水果泥等。
以下给到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含量,我们可以挑选数值高的食用。
图片来自于《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2 少食用
维生素B1虽然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是含量却会因食物的储存、烹调、加工等条件而受到影响。比如过度加工的精白米面,维生素B1的含量就很少。
所以乳母、孩子要少食用精白米面。
总结:
1 婴儿出现面色苍白、嗜睡、腹泻、呕吐等情形时 ,要警惕,是否是婴儿脚气病。
2 婴儿脚气病不是脚癣。
3 婴儿脚气病可以通过饮食中摄入维生素B1来预防。
4 怀孕时,就要注意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在喂养宝宝时期,更是要多加补充。
对于婴儿脚气病,你还会认为和大人一样是脚癣吗?在育儿方面,你还有哪些烦恼与困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庆生, 官希吉. 先天性维生素B_1缺乏症(附5例报告)[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1990(6):259-261.
图片来自于网络
写文不易,感谢关注、点赞、收藏或推荐给朋友,若有健康疑问请留言。
作者:健康管理师媛crystal(一枚吃货)曾上海市三甲医院7年药剂师,现为高级健康管理师,擅长健康育儿科普文的写作、减脂营的营养指导
二、脚气病的种类?
脚气一般情况下都是真菌,感染上的脚气一般分为脓疱型的脚气和普通的脚气,这两种都是可以采取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可能是因为传染或者不注意脚部的卫生造成的,平时也要穿舒服透气性好的宽松鞋子和袜子,避免脚步长时间处在潮湿或者闷热的环境当中。
三、脚气病的症状?
脚气病分为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又叫做维生素b1缺乏症,干性脚气病一般会出现运动障碍,神经炎等症状,而湿性脚气病都会出现心悸,疲劳等症状,所以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查清楚脚气病的性质之后,再根据医生提示进行药物补充和治疗,患有脚气病的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长期调理是可以改善症状的。
四、脚气病是什么?
脚气是由局部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和复发性都比较强。日常生活中洗澡、乱穿拖鞋或者接触到一些污水,刺激性的东西,都有可能感染脚气。脚气一旦出现以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早期治疗。
五、脚气病怎么办?
通常脚气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感染病,在天气炎热,平时不注重个人卫生,平时可以多穿一些透气性好的鞋子,注意可以天气暖和适当晒晒太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用药膏或喷剂起到缓解作用,同时预防细菌感染,做好每天坚持泡脚是有所改善的。
六、治疗脚气病的方法?
脚气病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另外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缓解。
七、干脚气病好治吗?
干脚气也是能够治疗的,脚气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可以涂抹一些抗真菌的药膏来进行治疗的,治疗期间也要做好脚部的卫生护理,平时穿的鞋子还有袜子,一定要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平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使用醋泡脚,这样的话也能够起到杀毒消菌的作用。
八、脚气病与脚气区别
脚气病与脚气的区别
近年来,脚气病和脚气这两个词经常被人们提及,但是很多人对于它们的概念存在一定的混淆。脚气病和脚气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两个疾病的区别。
脚气病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脚气病。脚气病,又称为佝偻病,是因为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D而引发的一种骨骼病。脚气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肌肉无力、步态异常等症状。
脚气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维生素D是人体合成骨骼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当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D时,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此外,脚气病还与阳光暴露不足、摄入维生素D不足、肠道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
脚气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下肢畸形、骨骼变形、肌肉无力、步态异常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脚气病需要及时治疗,补充维生素D和矫正骨骼发育不良。
脚气
与脚气病相比,脚气的概念相对简单。脚气,又称为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脚气的发病主要与细菌、真菌感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足底瘙痒、脚皮剥落、足底发红、溃疡、糜烂等。
脚气主要由于足部缺乏透气的环境,导致真菌滋生并感染。常见引发脚气的因素有长时间穿着湿润的鞋袜、脚部受伤、足部卫生不良等。此外,脚气还容易由于局部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而引起。
对于脚气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上的改善措施。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真菌药和外用药物等。生活习惯上,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经常更换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等都是预防和改善脚气的措施。
脚气病与脚气的区别
脚气病和脚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脚气病是一种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骨骼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和肌肉无力等症状。而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足底瘙痒、脚皮剥落等症状。
不同的是,脚气病属于一种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而脚气则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两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脚气病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规范饮食,而脚气的治疗则侧重于抗真菌药物治疗和保持足部卫生。
总之,脚气病和脚气虽然在名称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了解两者的区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全面的营养均衡,保持足部的卫生和透气,以预防和避免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九、脚气病症状是什么?
以水疱为主。在趾腹和趾侧,多在第三、四趾间,足底也可出现。由真菌感染引起,往往先是单侧,一个脚开始发病,几周或者几个月,另一只脚也会出现。出现脚气以后,可通过抗真菌治疗,平时注意预防。
十、脚气病吃什么药好呢?
脚气大部分都是因为感染上真菌的原因造成的,在这个时候可以采取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改善,并且需要保持脚部的卫生清洁,不要让脚步长时间处在潮湿或者闷热的环境当中,而且每天睡觉之前可以使用温开水的方法来进行泡脚,也是能够起到消炎杀菌的功效。